中国网:“应急产业”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
2019-10-12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8745

最近,大家是不是经常听说“应急产业”,但是对它的“特点”还是一片模糊?没事,今天,中急培(北京)应急技术中心的小编就带着大家科普一下吧。

自从2014年12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之后,关于“应急产业”的新闻和解读频频见诸媒体,1月23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三部委领导作客中国政府网,又一次深入、立体地解读了《意见》的相关内容。今天,小编将主要内容做了摘编,以飨读者。

1. 什么是应急产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我国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应对过程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阶段。应急产业就是为上述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提供支撑的产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事后恢复与重建阶段时已经进入了正常经济活动,相关产业一般就不再纳入应急产业。

2. 应急产业涵盖哪些领域

应急产业虽使用“应急”,但基本涵盖了消防产业、安防产业、安全产业、防灾减灾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公共安全产业、紧急救援产业、应急通信等等,涉及装备、材料、医药、轻工、化工、电子信息、通信、物流、保险等等。

3. 我国应急产业目前是什么状况

我国应急产业提出得比较晚,处于起步阶段。用四句话概括,一是应急产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利于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这次国务院出台的这个文件;二是应急产品、技术和服务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三是应急产业发展力量不断壮大,一些地方开始打造区域性应急产业集聚区;四是应急产业支撑保障了四川芦山地震、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处置。

4. 我国应急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应急产业体系不全。适应我国公共安全需要的应急产品和服务体系还未形成,应急产品和服务还分散在现有相关产业中;应急产业布局尚不清晰,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物资需要就近就急相比,还没有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布局应急产品和服务发展,等。

二是市场需求不足。关键是全民公共安全消费需求没有有效的激活,物资储备、重要设施和应急队伍应急产品配置标准尚未对应急产品构成有效的拉动,航空救援等应急服务培育不足,等等。

三是关键应急技术装备发展缓慢。部分关键应急技术装备一直是制约救援效率的重要因素,比如大深度大吨位沉船快速抢险打捞装备、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装备等,这部分关键技术产品还需要依赖进口,等等。

四是应急技术和产品体系条块分割,不同领域的应急技术拥有单位之间缺少交流和合作,导致核心应急装备系统之间互不配套、互不兼容,影响救援效率的提升。

五是有效的产学研应用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应急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渠道还不畅通。

5. 什么样的背景促成了《意见》的出台?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是我国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形势对应急产业发展提出了挑战。三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6. 各地是否形成了产业规模?又该怎么样来鼓励产业的发展?

集聚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例如,北京、广东、安徽等多个省市已将应急产业单位数千家列为重点支持对象。截止2014年6月,全国已经涌现了东莞、乐清等多个应急产业聚集区;出现了北京应急救援科技园、安徽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园、重庆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等十几个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的应急产业相关产业园区。另外,北京市还将应急产业技术创新列为《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重点支持的12个重大专项之一。

2015年,科技部将根据地方政府的发展需求和产业布局,支持、发展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

7. 在应急产业方面,国际科技合作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与100多个国家签有国际科技合作政府间协定。如通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由清华大学、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公共安全应急平台核心技术,已在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多国应用。

2014年10月,科技部同德国教育研究部签订了“2015科学年:未来城市”国际合作联合意向声明,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公共安全问题,特别是将环境灾害、自然灾害应对解决方案的科技合作纳入声明中。

分享到: